连日来,大江镇以爱国卫生集中专项行动为重要抓手,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“老大难”环境问题,紧扣“靶向攻坚解难题、干群共治焕新颜”核心思路,逐一展开攻坚破局,成效显著,不仅让村居环境焕然一新,更为群众筑牢了健康防线。
麦巷南海村:清拆废弃房屋,治顽疾聚民心
在麦巷南海村的清拆现场,村民们笑容满面,干劲十足地参与清理工作。此前,这里的三间废弃房屋因常年无人管护,屋内堆满了废弃家具与杂物,屋外杂草丛生。这种情况既严重破坏了村容村貌,更成为了蚊虫孳生的温床。村民们虽然迫切想要解决这一问题,却始终无计可施。“听说要拆,邻居们都盼着这天!”住在附近的梁婆婆早早赶到现场,眼神里满是期待。
村委会积极响应爱国卫生集中专项行动号召,决心啃下这块“硬骨头”。他们先与村民充分沟通协调,打消村民顾虑后,启动了清拆计划。村民们无需动员,自发加入清理队伍,先将屋内杂物清空;随后施工队进场作业。截至目前,已顺利完成房屋清拆与垃圾清运工作。“后续我们会作硬底化处理,村委会已支持4万元,村民也踊跃捐款,目前筹得3万余元。”麦巷村党支部书记梁永祥表示,这场整治不仅治好了环境“顽疾”,更让村民的心紧紧拧在了一起。
公益圩:拆除闲置危房,解多年“雨天烦恼”
公益圩居民张叔的“雨天烦恼”也在此次行动中迎刃而解。此前,张叔家门前因隔壁闲置危房堵塞排水沟,每逢降雨便会积起半脚深的水,出门只能“蹚水”,这一困扰已持续多年。
镇政府将该问题纳入环境整治重点清单,现场负责人谭晓武带队多次上门,向闲置房屋产权人细致说明两点:一是积水对周边住户出行造成的严重影响,二是危房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。最终,产权人理解并支持整治工作。施工队迅速行动,拆除危房与破损围墙,并用砂石填平低洼处。如今,张叔家门前干爽平整,他笑着说:“下雨再也不用蹚水,屋里的采光和通风也比以前好太多!”
里坳新园村:竹林“蜕变”,从“垃圾死角”到清新绿意
里坳村新园村的竹林,同样经历了一场“蜕变”。这片地处村尾的竹林曾是有名的“垃圾死角”,旧家具、废纸箱随意堆放,一到夏天蚊虫肆虐,村民路过都得绕着走,此前几次清理后仍反复反弹。
为落实“两清一灭”要求,村干部主动扛起责任,挨家挨户敲门动员,最终组建起“干群清理队”。队员们携带铁锹、编织袋等工具深入竹林,有条不紊地清运垃圾、搬运旧家具。如今,竹林重新恢复绿意,空气也变得清新。村民王婶还主动加入村“环境监督队”,遇到乱堆垃圾的行为便及时劝导,推动大家从“要我改”真正转向“我要护”。
大江圩南华街:清理平台垃圾,齐心守护家园
大江圩南华街的居民,同样感受到了环境整治带来的变化。楼栋连接处的平台因堆积楼上掉落的垃圾,雨天异味重、蚊虫多。在推进“两清一灭”行动时,大江圩社区干部通过地毯式排查发现该死角后,立即协调转运车,并挨户发动住户参与清理。大家齐心协力搬杂物、扫垃圾,很快让平台恢复整洁。“住着舒心多了,现在大家都知道要一起护好家门口环境!”二层住户感慨道。
此次“两清一灭”及爱国卫生攻坚行动,成效斐然。不仅解决了一批长期未决的环境问题,更让“共同守护家园”的理念深深扎根群众心中。尤为关键的是,通过清除蚊虫孳生地、改善卫生环境,行动为大江镇打赢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攻坚战注入了强劲动力,同时为构建环境整治长效机制、提升村居治理效能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凡本网注明"稿件来源:台山政府网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、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台山政府网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,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、知识产权等问题,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。本网未注明"稿件来源:台山政府网"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"稿件来源"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
联系方式:0750-5565827邮件:tssxzzx@jiangmen.gov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