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“北陡镇人民政府”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?
继续访问放弃
发布机构: | 北陡镇人民政府 | 发布日期: | 2021-11-17 15:13:16 | 浏览量: | - |
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北陡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,扎实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。北陡镇坚持问题导向,立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,从公共服务、人居环境、出行体验、文体生活等方面着手,用心、用情、用力为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事情。截至10月底,北陡镇10项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项目已全部完成,完成率达100%。
加强阵地建设,提升公共服务水平
升级基层公共服务平台。石蕉村和沙咀村原党群服务中心地方狭窄、村民体验感不强、舒适度不高。为更好地服务群众,北陡镇投入约125万元,深入推进石蕉村和沙咀村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工程。打造后的村党群服务中心设备齐全,布局合理,是群众的“温馨家园”。
完善人大代表联络设施。原北陡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位于镇政府二楼,面积仅有10多平方米,无法满足代表活动的需求且不被群众熟知。为营造一个舒适的履职环境和畅通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,北陡镇投入约40万元,将原公共服务中心改造为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,改造面积约300平方米,内设会议室、接待室、办公室等,为代表履职提供硬件保障。
建设前
建设后
为进一步强化北陡镇南部管辖片区的社会治理成效和党群服务水平,北陡镇建设并启用南部党群服务中心,调配中坚力量进驻,成立首个旅游服务志愿队,补强北陡镇南部片区的治理服务短板,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。
改善人居环境,镇村面貌焕然一新
完善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。为推行垃圾分类,北陡镇投入约20万元,在陡门圩投建20个垃圾分类亭,配置80个垃圾分类桶,引导群众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。
建设前
建设后
优化改善水库移民居住环境。六新村、棉弓山村是水库移民村,基础设施由于年久失修,部分村道出现下沉开裂,挡墙、地坪、渠道等存在破损。为优化群众生活环境,北陡镇投入75万元,进行人居环境整治,提高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建设前
建设后
整治消除农村房屋安全隐患。通过异地重建、原地重建、修复等方式对辖区内10间危房进行改造,有效地解决了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,让他们感受到了党的关怀。
满足特殊人群使用需求。为方便残疾人的日常起居,对辖区内5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厕所改造。项目完成后,受到残疾人家庭的一致好评。
建设前
建设后
清理疏浚渠道,保障农业生产需求
开展水利清淤工程。渠道通畅关乎农业生产,下洞村2000多亩农田泥渠因杂物堵塞影响春耕。得知情况后,北陡镇迅速投入2.5万元,对下洞村约5000米长渠道进行清淤工作,保障春耕正常开展。
建设前
建设后
优化出行体验,守护群众出行安全
整治道路交通隐患黑点。北陡镇作为旅游小镇,高速出口路段车流量大,但高速出口至转盘路段尚未安装路灯,存在交通安全隐患。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,北陡镇投入约30多万元,完成高速出口至转盘路段23盏路灯建设,解决了辖区群众和外来游客摸黑出行的问题。此外,北陡镇投入约30万元,对陡门圩海湾路至法治公园路段破损路面进行修复,提高群众出行的舒适度。
优化完善交通出行线路。紫云路和先富大街是北陡镇陡门圩的主干道,也是通往旅游区的主要道路。由于道路两旁商铺林立,人多车多,每逢节假日,返乡乡亲和外地游客骤增,容易出现堵车现象。为疏导交通压力,北陡镇投入60多万元,完成广富路300多米路面硬底化建设,让群众出行更方便快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