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

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“大江镇人民政府”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?

继续访问放弃

南方特稿|江门母亲河,潭江太匆匆

  又是一年锣鼓喧天。江门潭江河上,龙舟队争先夺标,飞溅的水花打在队员的赤膊上,凉爽又温柔。

  溯流而上,台山公益茶楼里一大笼手工烧麦新鲜出炉,急不可待的食客早早等在厨房外,推车一到,瓜分一空。

  这样的热闹,公益茶楼老板蔡伯韶看了45年。当年,茶楼是侨胞们的最爱,他们乘船沿着潭江背井离乡,成为“开眼看世界”先行者。每每回乡探亲,家里人早就在渡口百米外的茶楼拿好茶位,用江水泡的茶,挤满走廊的红白蓝行李袋,组成了家的味道。

8387984c72524a29a533023b46d9739a_batchwm.jpg

潭江边,公益茶楼里的点心师傅

  后来,大桥越来越多、高速越来越宽,需要在潭江上漂12个小时的客轮乘客变得寥寥,最终客船停航。伴随而来的,是沿岸工业发展,居民增多,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。

  潭江的水从来不急,她河道弯曲、比降平缓、河床淤浅。

  潭江上的人从来匆匆,他们为了夺冠、为了回家,终究为了生活。

  聊起潭江往事,蔡伯韶眼里有光,那是他回不去的前半生,也是他想要抵达的后半生。


无井之地

  江门,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汇合处,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,故名江门。大江之门,名字里的这条江,是西江。

  然而,论流经区域,潭江自西向东滋养了恩平、开平、台山、鹤山和新会,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2%。论功能地位,明清时期,恩平、新宁、开平三县边界与潭江流域的地理分界线重合,深刻影响了五邑的行政区划。

  潭江,才是江门名副其实的母亲河。

  《江门市水利志》记载,新中国成立前,潭江水旱灾害频繁。从1470—1949年,潭江共发生洪水93次,平均每5年一次。而春旱之年,时至六七月仍无一丝雨意,仅开平一县就有70%的田地无法插秧。

a6486b1e87214988adea1b3bf89ec6f3_batchwm.jpg